中学时,个人认为,我花了很多时间,去背一大堆我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宗教。世界各地的历史与文化,政治学的各类主义,生活美学,却甚少读到。
与友人谈及明年的人文科-政治学时,发现外国所给予的题目,与本地的历史题目,实在是相差太远了。
譬如:“请比较一下美国与法国的革命,并写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,再分析一下到底这两个革命是被什么主义所影响,继而写出它们的利与弊。”
第一个反应,竟然是反应不过来。咋舌之余,还冒了一脸冷汗。
当中的多元思考,也不必多说。
创意,很多时候,是不经意被发现的,而不是刻意去想它的。
就好像这个夏季,就在没有精心安排下,去看了很多不是我正修读的科系的东西。
看着某部港剧,了解到原来鉴识科学 (Forensic Science)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定律-罗卡定律(Locard's Theory)。
这就是名句 “凡走过,必留下痕迹”的最佳写照。这项定律,也被广泛地用在犯罪研究学(Crime Investigation)里。
也触摸到经济学里一个蛮特别的理论。 博弈论-Game Theory。这说明了人类所作的决定,会因别人的决定而受影响。这理论,有个很有趣的案例-囚犯的困惑 (Prisoner's Dilemma)。此外,还被引用于很多领域如数学,生物,甚至是政治学。
政治学里的"零和游戏" ( zero-sum game), 也从这里引申出来。即,两个正大战的人物,只有一个会生存的道理。
文学范围呢,我们也可看看台湾作家的文章,当中也不乏很多具批判性的。陶杰、龙应台、李敖等写的东西,都可以让我们看见一些平时所忽略的盲点。还有一位旅美作家,欧阳文风,也写得蛮不错;若有时间的话,看一看梁文道先生所写的东西,相信也会有另一番体验。
修读太多关于科技的东西,有时候,会忘记人文科系所能够看到的不一样。
若不了解人文与社会现象,的确会让修读科技的我们,陷入牛角尖里。角度的差异,有时会激发具有前瞻性的构思。
2 comments:
知识需有共鸣,需有感触。我们是人,不是复印机。记得别抛书包哦!
是分享。千万别误会。
感触的东西,时常写。偶尔要写写评论。否则,读过的东西,很容易忘记。
Post a Comment